點閱次數:239Facebook LINE Twitter Plurk
發布日期:2022/6/9 上一則 | 下一則
更新日期:2022/6/15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彙整 下


▼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南部場10月28日在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舉行。(攝影/林婉婷)

座談會各場次的回饋

壹、目前進行中覺得不錯的事工

一、教會部分

(1). 培育上帝兒女

  1. 查經班事工,如《新眼光讀經》分享、家庭祭壇。
  2. 長執信徒裝備訓練。
  3. 兒童才藝班、青少年心靈培育,小教會小班制為主。
  4. 持續培訓、更新教材。
  5. 遠距教學、學院的訓練持續進到部落教會,邀請羊群更多參與對內的宣教。
  6. 推動晨禱的導讀,如使用《新眼光讀經》的信息培育信徒靈性成長。
  7. 詩歌練習。
  8. 跨文化宣教或協傳的人員需要培育訓練。
  9. 聖經共讀(線上、會友一起讀一部章節、同一時間),按教會讀經表進行。
  10. 團契自主。
  11. 各年齡層組織、團契及小組建立。
  12. 推動2至3人建立禱告小組,落實關懷與扶持。
  13. 兒童禮拜。
  14. 視訊主日禮拜。

(2). 宣揚福音、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

  1. 社區營造連結教會和社區,宣教事工推廣如探訪事工、教會茶話會增加教會的動能。
  2. 建立與社區的關係。
  3. 推動探訪會友的關懷事工。
  4. 教會與部落協會成立文健站已進入第三年,教會成員與協會理監事對實踐部落宣教理念較相近。文健站服務的對象有教會長者、他宗教信徒和漢族(民間信仰),沒有相互排斥,而是和平相處。文健站照服員的工作留住部落婦女、青年,他們照顧在地長者,活絡了部落社區。
  5. 邀請長者來教會話家常,分享彼此生活。
  6. 教會連結文健站資源,可關心非信徒長者。
  7. 培育原住民文化人才已持續24年,藉此活動傳承本族文化、族語、歌謠、手工藝、美食等,有助於推動事工(每年8月1至14日)。
  8. 教會與部落連結事工,包括學校生命教育事工(禮拜二上午8:00-8:50,已持續18年)、監所事工(20年);每年全員參與部落慶典;部落的婚喪喜慶等;成立關懷據點。
  9. 族語推動或族語聖經。
  10. 社區宣教,包括兒童才藝班、老人事工,讓社區就是教區。
  11. 主日接送會友。
  12. 教會參與部落社會的議題。
  13. 舉辦社區才藝教室,如舞蹈班、花藝班、日語班。
  14. 社區事工,包括:食物銀行,分享耶穌基督的愛給弱勢者;課輔班,陪伴弱勢家庭的孩子,幫助他們在劣勢中向上成長,最終引領他們認識主耶穌,到主日學接受宗教教育;旺得福俱樂部,針對長者的社區宣教,透過健康促進吸引長者來教會,建立信任關係,讓長者留在教會,價值觀內化後,願意接受門徒建造、栽培,委身於生命改變。
  15. 部落產業的推廣、多元的佈道模式(觀光景點的詩歌分享、露營區的佈道)、課後輔導班、部落樂器班。

(3). 愛心服事

  1. 教會對上帝忠心,單純熱心追求信仰。
  2. 順服牧者。
  3. 肯定keep going。
  4. 漸漸切入代禱、短分享、見證、福音。
  5. 在團契主日(松年、婦女、青年)以禮拜的方式回應上帝,展現各團契的信仰生命。
  6. 詩班外訪文健站,到教會唱詩歌或是做見證。
  7. 信徒以個人恩賜無償教學、分享。
  8. 禮拜後的禱告時間,牧師、長老為信徒禱告。
  9. 網路建構親友禱告會,尤其是針對慕道友。
  10. 普及社區開拓福音讀書會,如《新眼光讀經》讀書會。

二、中會部分

(1). 培育上帝兒女

  1. 中會總幹事繼續教育。
  2. 中會對傳道師的訓練很盡責。
  3. 中會確實幫助很大,但可以再成長。
  4. 建立夥伴教會關係,大教會關懷、扶持小教會。
  5. 聘任總幹事規劃中會宣教事工。
  6. 大手牽小手,大教會認養小型教會的傳道費。

(2). 宣揚福音、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

  1. 持續不斷執行中會性普世宣教研討會,每年上、下半年皆針對牧者召開檢討與改進的研討會。
  2. 福音與文化,如兒童教育教導族語朗讀十誡、主禱文。
  3. 族語推動。
  4. 繼續以中會的性質拓展事工,落實本土在地化。
  5. 多元音樂推廣。
  6. 賽德克族群區會的事工,包括承辦部落宣教事工,如高齡者關懷、文化健康站、部落兒童課後輔導班,以及部落文史的記錄與保存。
  7. 社區宣教事工。

(3). 愛心服事

  1. 原鄉教會較合一,彼此成為一體。

三、總會部分

(1). 培育上帝兒女

  1. 新眼光讀經運動是可以持續的事工,幫助不少教會同工、信徒靈命成長,滿足他們的靈性需要。
  2. 新眼光讀經運動推廣成效不錯,延伸教育如松年大學、玉山神學院信徒延伸教育亦然。
  3. 新眼光讀經的推動有助於鞏固信徒靈性生活的根基。
  4. 《新眼光讀經》及《少年新眼光》都是很棒的靈修及禱告材料。
  5. 門徒培育。
  6. 舉目向山祈禱會。
  7. 原住民總幹事訓練、總幹事再教育。
  8. 新眼光讀經運動不錯,但讀經手冊字體太小。
  9. 聖經翻譯成母語。
  10. 強化中會功能。
  11. 原住民各中會或族群區會全力支持與推動總會各項事工。
  12. 宣教基金事工為中會、學校等。
  13. 在原住民教會設立總幹事,協助中會事工整合、中委會會議前資料掌握與整合,以及教會問題事先協調與諮詢。
  14. 各委員會推動各部會事工。
  15. 族群區會總幹事的設置。
  16. 協助小型教會,從扶助到自助擬定方案。
  17. 事工補助款支援原住民中區會。
  18. 不同型態的方案、活動和視野。
  19. 協助原住民中區會設立總幹事。
  20. 幫助小型教會的方案。
  21. 產業的推動更落實。
  22. 小型教會、都市教會的經費支持。

(2). 宣揚福音、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

  1. 高齡關懷與小型教會支持事工。
  2. 小型教會輔助事工。
  3. 長者高齡宣教。
  4. 特色教會分享。
  5. 過去特色教會的更新與收集。
  6. 原住民地方教會與公部門合作,以產業支持宣教,如Smangus(司馬庫司)教會、Cinsbu(鎮西堡)教會及山地門教會等。
  7. 總會推行的高齡關懷事工,促使地方教會在社區工作有更多元的發展和思考。
  8. 福音與文化的結合。
  9. 「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
  10. 宣教大會。
  11. 高齡或松年宣教。
  12. 宣教事工研討會。

(3). 愛心服事

  1. 社會關懷再強化。
  2. 普世連結。
  3. 公共議題與關懷,如社會議題、環保、人權。
  4. 普世關係,包括中會和族群區會之普世事工。貳、目前進行中覺得可以再調整的事工
▼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北部場11月4日在聖經學院舉行。(攝影/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中心、林宜瑩)

貳、目前進行中覺得可以再調整的事工

一、教會部分

(1). 培育上帝兒女

  1. 讀經運動比較弱,遇事就離棄信仰,需加強信徒的信仰品質。
  2. 年齡斷層、同工缺乏培訓。
  3. 原住民教會牧長對長老教會認識及向心力不足。
  4. 原住民教會對聖經神學實況的詮釋與嫁接不足。
  5. 門徒訓練未深化成為信仰的動能和宣教的行動。
  6. 門徒訓練可以再加強策略、方法。
  7. 團隊服事的裝備。
  8. 教會信徒教育培育系統建立。
  9. 造就訓練。
  10. 媒體、網路教會推動和訓練。
  11. 教會會計訓練裝備。
  12. 主日學事工。
  13. 門徒訓練推動不易,因沒有時間或不好意思面對非信徒。
  14. 教會更落實閱讀《新眼光讀經》。
  15. 教會推動讀經運動、培育造就。
  16. 長執的訓練與學習不太夠,從服事中學習無法周全。
  17. 門徒訓練,鼓勵更多信徒參與。
  18. 兄姊受造就的參與度不足。
  19. 青少年比較喜愛外教派的禮拜,因為比較活潑、有活力。長老教會信徒老年化。
  20. 強調時間控制。
  21. 有台語、華語禮拜,不夠融合,呈現兩個教會的感覺。
  22. 教會歷史的建立、彙整資料,如特刊。
  23. 小組化教會推廣不易,不夠創新。
  24. 人力參與沒有符合期待。
  25. 牧者想在教會成立老人關懷站,但之前長執沒有共識,現在部分長執有心做,但有人力的困難,尚在醞釀中。
  26. 小型教會資源缺乏,包括人力、財力等。

(2).宣揚福音、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

  1. 宣教傳承。
  2. 媒體宣教。
  3. 初期試辦幸福小組方案,感覺不錯,但後繼無力。原因推估是因為受邀者覺得不好意思,無功不受祿,而帶領者太制式化。
  4. 不敢與陌生人互動。
  5. 加強原住民教會釘根本土的宣教。
  6. 教會活動與社區協會連結。
  7. 分享教會空間,提供社區兒童課後輔導場地。
  8. 地方教會對青年的支持。
  9. 外配第二代牧養。
  10. 社區宣教如何傳達福音。
  11. 婦女事工雖有活動,需要有行動幫助弱勢教會、婦女家庭的需求。
  12. 主日接送事工。
  13. 青年牧養。
  14. 如何藉著社區工作進一步把上帝的愛傳遞給需要的人。
  15. 教會課輔、兒童主日學事工可以再加強。
  16. 社區宣教事工組織化與制度化,投入產業時繼續宣教事工,而非淪為經營企業的景況。
  17. 文化、社區議題的研討。
  18. 對從鄉下來到都市的salikaka(弟兄姊妹)下功夫,把人找回教會。

(3).愛心服事

  1. 找不到分享話題。
  2. 不應以自己的喜好安排餐食,應考量大眾及參加者的需要。
  3. 教會事工重點總落在辦活動,辦活動之後的實踐需要不斷反省、調整。
  4. 聽道也要行道的信仰見證,尚未落實於本會。
  5. 服務是與上帝同工,跟隨耶穌,並不是只有靈性的事情。
  6. 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7. 靈命更新,如推動全教會讀聖經、抄寫聖經。
  8. 長執同工服事心志不足,不夠熱誠,常喊累。
  9. 設置教會的救災小隊。
  10. 志工召募,包括關懷據點以及生命教育。
  11. 教會友善空間改建。

二、中會部分

(1).培育上帝兒女

  1. 中會對長執的訓練不足,對教會事工會形成阻力,而非助力。
  2. 中會對事工不夠落實,希望總會可安排中會幹部的訓練。
  3. 加強、落實中會制度的面向,並強化對總會的認知與認同。
  4. 會計、財務之培訓。
  5. 牧者培育。
  6. 長執培育。
  7. 牧者在職進修方案及督促。
  8. 教會法規的學習、教育訓練。
  9. 中會對族語的要求是好事,但期盼以更健全、正面的方式,而不是用強迫的方式。
  10. 中會功能尚弱,推動整體宣教事工上似乎沒有對焦,僅維持中會內各教會事務或例行性事務的協調。
  11. 中會作為所屬各教會之間的橫向連結功能不足。
  12. 各中會的連結。
  13. 急難救助的組織、動員力可再加強。
  14. 希望強化中會的制度、組織。
  15. 中會的青年幹事。
  16. 加強族群區會的事工。
  17. 總會、中會和地方教會之間的連結需要加強。
  18. 教會與教會間的合作需加強。
  19. 總幹事制度在中會的權責必須再思與深化。
  20. 鼓勵中會設立各部門幹事,如青年幹事等。
  21. 中會與中會的宣教連結。
  22. 建立宣教開拓小組。
  23. 各中會或族群區會應多建立夥伴關係,分享資源。
  24. 小型教會或開拓教會的補助資源可以更充足,無論人力或財力。
  25. 中會網頁、資料建構及歷史保存。
  26. 海內外宣教事工的整合。

(2).宣揚福音、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

  1. 對都市原住民教會(特別是開拓)的具體關心與支援。
  2. 未觸及宣教核心及行動力。
  3. 教會與社區宣教。
  4. 實務性宣教策略需加強。
  5. 佈道活動需加強。
  6. 在地化的宣教不夠扎實。
  7. 事工導向的中會無法有效在宣教事工上著力,可思考如何連結原本的事工與部落、人民。
  8. 中區會的教會增長策略。
  9. 建立北中南區關懷網絡。
  10. 找到各教會、中區會的特色,以便進行宣教。

(3).愛心服事

  1. 牧者相互關懷。
  2. 各教會普遍舉辦福音見證分享,如福音主日。

三、總會部分

(1).培育上帝兒女

  1. 總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提供的教材手冊與中會和地方教會的需求不盡吻合或不切合實際,執筆牧長也許還不夠瞭解多數鄉下教會的情況。
  2. 原住民教會領袖訓練。
  3. 原住民教會法規研討會。
  4. 原住民財產管理、土地管理研討會。
  5. 重視神學院的整合,台灣神學院、台南神學院、玉山神學院三所神學院需要整合成聯合神學院。
  6. 總會、中會應強化資訊傳遞。
  7. 神學院與地方教會牧養連結。
  8. 各事工單位整合,如普世、婦女、青年及原住民等。
  9. 組織精簡,以便能夠符合地方教會及台灣處境。
  10. 總會、中會和地方教會之間的連結需要加強。
  11. 全面包容性的神學可以繼續深入探討。
  12. 陪伴族群區會成為中會。
  13. 促進中會之間連結與合作、反省體制再造。
  14. 地方教會的團契與所謂小組化已經模糊化。
  15. 就近教會禮拜及會籍規定研究。
  16. 小型教會的補助事工可以更全面性,特別是連結大型教會與小型教會之夥伴關係。
  17. 總會網站資訊穩定度及更新。
  18. 恢復舊《聖詩》(1964年版)之發行。因推動新《聖詩》而停止發行舊《聖詩》,以為能大力推行供教會使用,但反而使尚未考量使用新《聖詩》的教會因司琴與音樂(樂器)使用上的困難,大量使用「讚美之泉」或其他流行詩歌替代聖詩。
  19. 急難救助的組織與動員、設備與使用。
  20. 總會可以協助教會建堂,減輕教會財務負擔,讓教會可以專心牧養。不要只有地方上繳,卻得不到總會關心及幫助。

(2).宣揚福音、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

  1. 策略方案能實際應用在地方教會。
  2. 在處境中落實基督福音。
  3. 總會的「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尚未落實在原住民教會,希望能做下去。
  4. 原住民宣教會議舉辦。
  5. 神學與宣教在教會落實。
  6. 原住民婦女、青年宣教大會。
  7. 推行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舉目向山祈禱會。
  8. 對政治層面的議題應持中性且客觀態度,幫助會友理性思考民主的意涵,而非針對政黨。

(3).愛心服事

  1. 希望總會能加強推動原住民相關權益之倡議。
  2. 推動建立夥伴教會關係,可1至3間教會支持一間小教會,落實聖而公同的教會,成為生命共同體。
  3. 落實所屬醫療機構對原住民教會的關心與支援。
檔案下載: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彙整 下.pdf

資料提供單位: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