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次數:496Facebook LINE Twitter Plurk
發布日期:2022/6/9 上一則 |
更新日期:2022/6/22
特色教會87-客宣中會龍潭教會


  素有「桃園矽谷」之稱的龍潭,有許多科技大廠進駐,帶給人新盈、創新的感受。然而龍潭也富有歷史人文的底蘊,被譽為「台灣文學之母」的鍾肇政故鄉也在此。在這新舊交融之處族群多元,居住客家人、漢人、原住民,交織出豐富的生活樣貌,族群間也學習彼此尊重、相愛;族群間日常的縮影能在龍潭教會中能窺知一、二。

  1892年設立的龍潭教會設立至今近130年,早期龍潭稱為「龍潭陂」,是純粹客家人活動地區,馬偕博士曾在他的日記中寫下龍潭紀事:因為客棧不讓住宿,所以就到其它客棧,但老板的家人都罹患瘧疾,他們便清掃客棧、豬舍,也有很多人因為得瘧疾來看診,使得客棧成為臨時醫館,福音也在這地區傳開。一開始信徒僅有兩、三人,是租用民宅聚會,後來信徒人數增加,才買下民房做為禮拜堂,經過2 次建堂,2000年、現在的禮拜堂落成。

自辦日光站照顧社區長輩

  因教勢逐漸穩定,教會也開使進行外展事工;起初成立桃園市全人社區關懷協會,服務社區長者,經費也有政府補助,運作得有聲有色,課程多元豐富,也參與過相關社會服務的成果發表及比賽。但後來因經費來源問題,使得教會重新思考長者社區事工的運作方式。

  龍潭教會牧師黃馨蓮表示,雖然經費是當時面臨的問題,但是教會內部仍一致認為應對社區開放,所以沒有放棄長者事工,反而由教會自己承接。因為看見這項事工的價值,是使長者的靈性、心理、身體都得到健康,而教會的松年,也占長者社區事工的8至9成,有一定基本盤,所以使得「日光站」更加活絡。

  「資源多有資源多的辦法;資源少有資源少的辦法。」黃馨蓮說,當教會決定一肩抗起時,每個禮拜2次的「日光站」飯食經費各為1200元,但這是35人份的餐食,對一般的日光站要辦伙食而言可能不太足夠,因為外面還有政府補助,有些教會也採收費制;但很奇妙的是,因為經費有限,除了廚師能煮出厲害的料理外,長者也會自己帶食物來分享,有時介紹自己族群的特色食物,有時是分享家裡種的菜,甚至有些人還會因為喜事準備雞肉、豬肉來。或許也因為「共享」的特色,使得日光站更像「家」。

  而日光站課程,除了大家一起做運動外,每禮拜一也與社區大學結合,有客語文學等課程;而另一天的時間則會有手作課程,一起唱日語歌、手抄聖經,或是進行競賽型小遊戲。課程沒有硬性點名或是要求大家都要固定參與,而是想上課的人可以上課,想談天的人可以談天,在共同活動中,長者們都能跨越族群間的藩籬;縱使偶爾會依族群聚集以鄉談聊天,也不會排斥外來者。有時,有些人還會邀請街友共餐,大多數的人也抱持歡迎的態度。

  黃馨蓮指出,在長者事工中,最顯著的價值就是長者的身心靈健康,甚至某程度減輕牧者探訪的負擔;因為看到長者沒有來日光店,便知道長者身體欠安,進而能在第一時間到長者家中探訪。她也發現,即使有各人的靈修活動,來到日光站的長者靈性也會進步,一方面是一起唱詩歌、手抄聖經;另外,可能平常不太會使用「宗教語言」的人,無論是信徒或是非信徒,還會說「感謝主」,說久了也不太會抱怨,心態較健康。

  黃馨蓮進一步談到,疫情期間長者在家時間居多,原本長者都還能遵守「幸福老人十誡」,將注意力分散在朋友與有趣的事物上,不過當失去群體互動,長者就容易生病、碎唸、抱怨,或是過度操心晚輩,以晚輩的生活為重心,生活品質也因此受影響。

  若說日光站是否能帶來福音的果效?黃馨蓮笑著提到,牧者能做的有限,反倒是長者的同儕團體發揮較大功能。當教會洗禮的日子臨近,有會外的長者參與日光站較長時間,會內的長者就會去邀請洗禮;起初會外長者可能還會有所顧忌,但會內長者會「包圍」對方,「一人一句」地鼓勵,最後會外長者也決定信主。因為長者間的情誼,使「長者同儕」也能發揮影響力。

  目前龍潭教會的長者事工,與社區算是有穩定的連結與接觸點,但是隨著政府對於客家文化的重視,教會社區事工或許也將有新契機。

文學家鍾肇政的信仰故事

  黃馨蓮說明,據了解,台灣文學家鍾肇政的家族信主是因一位堂兄得了怪病,怎麼都醫不好,而鍾亞妹傳道(阿妹伯)來佈道,替那位堂兄禱告病就得醫治,祖父因此全家族歸信基督。家族對於基督信仰很重視,每個禮拜還會有家族的家庭禮拜,而鍾肇政的叔叔鍾會馳也是教會長老。

  鍾肇政生於1925年,淡江中學畢業就到大溪宮前國民學校助教,之後又進入彰化青年師範學校,接著被召入伍,於戰爭中染上瘧疾,並傷及耳朵導致重聽。他曾考上台大中文系,卻又因重聽而休學,就回到龍潭國小教書;1978年退休後便致力於台灣文學創作、擔起文學運動家的角色,投入《台灣文藝報》與《民眾日報》副刊主編。台灣解嚴後,客家族群意識抬頭,鍾肇政也成為先行者,催生「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對於客家文化貢獻良多,並在陳水扁任總統時期,獲聘為總統府資政。

  而鍾肇政則說自己做禮拜的時間不多,除了早期到阿妹伯的禮拜堂聚會,聽著好似一成不變的故事,內容他大多不記得,只記得阿妹伯的鬍子因講道隨著顫動。12歲讀淡江中學後,則是參加學校的禮拜堂。

  後因鍾肇政當兵、教員的生活辛苦,師母鍾張九妹也曾養豬、種菜、養雞等農物維持家計,加長子發生車禍,面對龐大債務,有段時間他甚至三點就起床寫作,靠筆耕把債務清償;也因此無暇「上教堂」,向上帝「請假」寫稿子。黃馨蓮分享,她所接觸到的鍾肇政已是長者,因鍾肇政重聽,所以拜訪時多用筆提問、關心,而鍾肇政會以客語及華語交雜回應;他曾告訴黃馨蓮,雖然年輕時因忙碌少去教會,年長時耳朵又更重聽不清楚,所以無法到教會,不過他卻始終認為自己是基督徒,在睡前他禱告、困難時也禱告,也曾因信仰戒煙。最後雖因年長而患有阿滋海默症,但黃馨蓮探訪時,他還是說自己每日睡前會「祈禱五分鐘」,並拉著牧師的手要禱告。

平安走廊連結教會與社區

  2011年9月,龍潭國小獲得經費將大幅改建學校,並拆除包括鍾肇政任職國小教師時所住過的7間日式宿舍群;鍾肇政次子鍾延威,便向正府提出保存鍾肇政曾居住過的龍潭國小大門東側的日本宿舍,因鍾肇政居住此宿舍期間,完成《魯冰花》《台灣人三部曲》等多部重要作品,亦是終戰乃至其後十數年間,台灣作家聚會、來往的重要場域,是台灣文學史上最重要文學空間。

  鍾延威的呼聲引起廣大迴響及政府重視,最後日式宿舍也保留下來,並命名為「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2021年,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更在龍潭設立「鍾肇政地景環境形塑計畫」,以地景博物館概念,打造與鐘肇政有關的10處特色文學地景裝置設計施工,期待能成為龍潭文學體驗路徑觀光亮點。

  黃馨蓮談到,特色地景的其中一站就設在龍潭教會大門,名為「平安走廊」,並引述鍾肇政在《八角塔下》文中關於教會生活的描述;目前地景尚在建置中。未來龍潭教會也會成為遊客駐足景點,並因空地寬敞、遊客停留時間較長,不僅能說鍾肇政的故事,還能說馬偕宣教的故事。黃馨蓮也認為,「平安走廊」可能成為教會與社區接觸的無限可能,使社區事工能有更多的發展。


資料提供單位: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