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次數:1349Facebook LINE Twitter Plurk
發布日期:2022/6/9 上一則 |
更新日期:2022/6/15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彙整 上


▼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東部場10月14日於玉山神學院舉行。(相片提供/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中心)

  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推動「一領一‧ 新倍加」宣教運動以來,年度宣教會議是總會每年例行的重要會議,重要性等同於總會的通常議會。主要目的是讓總會和中會在事工上有更好的合作,成為彼此相輔相成的關係,以利眾教會事工推展。

  2021年因為武漢肺炎疫情之故,總會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中心分東部、中部、南部、北部四個場次舉辦年度宣教座談會。

  分別於2021年10月14日在玉山神學院舉行東部場,與會人員有60位牧長和機構同工參與座談;於2021年10月21日在彰基國際培訓中心舉行中部場,與會人員有55位牧長和機構同工參與座談;於2021年10月28日在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舉行南部場,與會人員有50位牧長和機構同工參與座談;於2021年11月4日在聖經學院舉行北部場,與會人員有55位牧長和機構同工參與座談。

  為使座談會的議題能聚焦,達到預期效益,舉行座談會之前,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中心邀請四位講師預錄專題分享的內容,供與會牧長與同工預先在線上觀看,並可直接下載逐字稿。

  總會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牧師以「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的延續性」為題,鼓勵眾教會打造共同體,落實上帝國,繼續服事台灣這塊土地和眾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老師以「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歷史回顧」為題,回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56年來大大小小的宣教運動;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教授鄭仰恩牧師以「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歷史當代神學」為題,期許眾教會重視解殖民且釘根本土的神學,認同具公共性、擁抱生命的神學;彰化中會竹塘教會莊孝盛牧師以「建立返璞歸真的教會」為題,期許眾教會無論大小都能秉持聖而公同的大公教會精神,成為向下移動的教會,使教會活潑而有見證。

  除此之外,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也期許眾教會延續六大整全宣教面向,在上帝國的宣教上,實踐組織再造、教會再發展、靈命更新、深化委身,致力跟隨基督,與上帝同行。

  因此,座談會以「組織再造」與「教會再發展」為兩大主題進行座談,分總會、中會、教會三個層次和六大整全宣教面向,要求與會牧長和同工書面分享教會「進行不錯」和「有待加強」的事工,分享內容彙整如下:

座談會意見

一、組織再造:

  1. 總會、中會是否有建立連結公部門的機制,以利教會尋求資源?
  2. 原住民教會如何將文健站設置在小會的體制管理?
  3. 神學教育要加強提升傳道人的素養。
  4. 強化中會功能可從神學教育著手,藉著教牧進修來加強訓練。
  5. 總會應撥預算協助神學院。
  6. 總會高等教育委員會神學應推動聯合神學院事工。
  7. 組織改造需要專業人士或知名企業家協助。
  8. 加強中會功能,提升中會總幹事的行政、協調等職能。
  9. 總會應設置中會總幹事人才庫。
  10. 中會議長與總幹事權責需劃分清楚,以利分工合作,才能強化中會功能。
  11. 中會總幹事要看重與總會事工的連結,必須有宣教異象、宣教策略,曾擔任多任中委,並且中會常置部要背書,方能帶領教會推動事工。
  12. 總會所屬機構的管理機制需改進。
  13. 機構的監督機制除了簽署切結書外,應有輔導機制及明確罰則。
  14. 強化原住民教會牧者的教會體制和信仰精神教育。
  15. 總會各事工委員會的事工要接地氣,才能符合眾教會實際的需要。
  16. 應該更關心資源較缺乏的中會或族群區會,強化中會功能,才能有如排灣中會一樣發展。
  17. 總會應設立中心、機構,類似大型文健站。
  18. 總會欠缺廣播宣教及網路宣教,應設立廣播或網路宣教事工委員會。
  19. 因為母語能力的問題,許多年輕同工無法被教會接受,總會應有因應的策略。
  20. 神學院應屆畢業生有時因教會需求不足而抽到空白籤,請傳道委員會協助,盡可能不要有空白籤。
  21. 神學院應重視跨族群宣教訓練,以利支援人力不足的中會或族群區會。
  22. 神學院各有不同的強項,應交流、整合,屏除本位主義,走向合一。
  23. 就原住民都市傳道事工而言,因多元族群混居,各族群設立的都原教會相距不遠,應重新構思如何整合,以區域劃分,跨族群宣教。
  24. 總會、中會、教會的神學立場落差極大,地方教會難以實踐,意謂著教會牧者的神學訓練不足。
  25. 總會出版的各種教材,教會未必適用,因而使用他教派的教材。總會相關委員會應與神學院合作,出版適用於眾教會的教材。
  26. 花蓮和台東都有宣教聯盟的組織,埔里地區也應該要推動。
  27. 呼籲數間教會成為小型教會或農村教會的幫助,每個月小額幫助人力、經濟缺乏的教會,實現聖而公同的教會。
  28. 總會應呼籲各中會或族群區會推動大手牽小手的夥伴宣教,幫助小型教會和鄉村教會推展事工。
  29. 過往看見一些年輕的傳道人對法規沒有基本的認知,被戒規或免職後,經勸誡或說明依然無法瞭解,建議總會相關委員會或神學院課程納入法規的教育。
  30. 縱向的事工連結已有不錯的成效,唯中會或族群區會之間的連結仍然不足,應多加強。
  31. 建議中會或族群區會舉辦小會議長的養成訓練。
  32. 為強化中會功能,需加強中委會的委身和團隊服事,處理傳道人問題的態度要一致。
  33. 呼籲平地教會中會都能聘任總幹事,協助愈來愈複雜的宣教事務。
  34. 針對機構監督機制,可仿中油、郵局民營化後依然由政府派代表擔任董事,總會幹事群應分派至各機構擔任董事,以利成為總會和機構直接溝通的管道。
  35. 中布中會、賽德克族群區會和鄒族群區會簽署宣教夥伴值得學習。
  36. 魯凱中會因人力不足,應學習西美中會與台北中會士林教會的合作模式,與南布中會進行合作宣教。
  37. 排灣中會團隊服事的模式值得各中會或族群區會學習,以利聖工推展。
  38. 總會應分享資源給中會或族群區會,以利中會功能提升。
  39. 地方教會不瞭解總會傳福音的策略,團契和小組重疊化,總會和地方教會之間有斷層,沒有互通瞭解。
  40. 團契是長老宗的特色,那些將團契變成小組的教會,不參與中會各部選舉和規劃,對中會和教會的連結與發展不是好事。
  41. 本宗神學院的神學教育修業時間過於冗長,常會消磨年輕人成為傳道人的心志。

▼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中部場10月21日於彰基國際培訓中心舉行。(攝影/洪泰陽)

二、教會再發展:

  1. 原住民教會文健站的資源甚多,教會要善用,中會必須輔導。
  2. 教會舉辦課輔班需要中會和總會協助尋求資源。
  3. 「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宣教手冊是以平地教會的角度和思維撰寫,對原住民意義不大。
  4. 基督教教育要加強,提升信徒素質。
  5. 總會各事工委員會的活動應提供給中會,以利推展至各所屬教會。
  6. 中會所屬牧傳、長執和會友應重視教會法規的研習。
  7. 加強中會的普世意識,將可發展教會的普世事工。
  8. 加強中會各事部對社會脈動的掌握,協助教會對婦女、青年、青少年、兒童的牧養。
  9. 教會應該要有「向下移動」的概念,不論是族群還是年齡,鼓勵青年任職,才能留住年輕人。
  10. 健康的教會應該多聆聽青年的聲音和關心青年面對的問題,並重視青年外流的問題。
  11. 建議中會強化連結地方教會的青年,由青年下至小學兒童、上至父母,經由事奉或生命改變帶動老一輩僵化的靈命。
  12. 社會的變動太強大,牧者應該要有更好的裝備來瞭解社會脈動。
  13. 教會設立之文健站、協會都必須接受小會的管理和監督。
  14. 教會雖可以尋求公部門資源推動教會和社區事工,但也不可過度依賴公部門資源。
  15. 強化靈命塑造和外展事工來活化教會,建立向下移動的健康教會。
  16. 教會應友善社區或部落,與社區或部落共享空間。
  17. 教會除了福音性主導事工外,也可在社區或部落的福利事工盡心盡力。
  18. 讓年輕人成為推動教會社福事工的幫手和主力。
  19. 教會要瞭解年輕世代對資訊很有想法和自主學習力,且都透過網路,若想吸引年輕人進入教會,不能不在意網路的發展。
  20. 總會可邀請社會公共議題人才,舉辦相關研習或座談會,讓部落青年透過網路學習。
  21. 教會要瞭解未來的工作型態,多關注青年的學習模式,才能和這世代一起成長。
  22. 教會著重青年牧養,多舉辦讀經營牧養青年。
  23. 教會對年輕的傳道人要有更多包容和教導。
  24. 透過兒童和松年事工瞭解教會的需要,以及教會未來要加強的事工。
  25. 原住民教會可以透過傳統祭儀、歲時祭儀從事社區宣教,如豐年祭、感恩祭、族靈祭等。
  26. 教會應推動不同教派、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都能和好,這就是健康的教會。
  27. 教會要對自己的教會有信心,不要一直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貶低自己的教會。
  28. 教會的活動應是宣教取向,不單單為了聯誼,讓教會在不健康的處境裡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29. 原住民中會或族群區會要認真思考小型教會的宣教策略,並給予有效輔導和協助。
  30. 強化總會所屬教會、機構和神學院的產官學合作模式,彼此相互依存,共同宣教。
  31. 期待教會內推動的文健站和長照據點,有一天不是由政府設立,而是教會自力設置的事工。
  32. 教會除了牧養自己的族群,也需開創少數族群宣教事工,如關懷移工。
  33. 教會應重視讀經,以信仰見證來傳福音,解決當今面對的兩性、政治、經濟等問題。
  34. 教會應注重靈命塑造和活化,讓活水流動,從地方到國家再到普世。
  35. 教會僵化、老化,中會應規劃宣教計畫或舉辦宣教博覽會,小組要寫宣教白皮書SOP,要求中會所屬教會動起來。
  36. 教會領人歸主後常常留不住人,應加強把人留下來的宣教策略。
  37. 教會處理人的問題時,常用國家律法而不是用信仰,導致教會形象敗壞。建議教會常常舉辦資深會友和新生代的對談,促進教會的和諧,以利宣教事工。
  38. 教會健康的因素之一是重視母語,呼籲眾教會重視母語教育。
  39. 教會受到勢力龐大家族的控制,即使以聖經的觀念做正確的教導,似乎沒有改變的果效。
  40. 因讀書、工作外移的部落中年、青年難以融入母語禮拜,他們感覺很無聊,不利於活化教會。
  41. 建立釘根本土和見證愛的教會,教會才會永續發展。
  42. 為了教會再發展,總會、中會應推展多元分派的方式,提供人力或經費,支持跨族群教會的宣教事工。
  43. 總會有教育委員會,也編纂了很好的教材,但據說超過50%的教會沒有兒童主日學,尤其偏鄉教會。沒有兒童主日學的教會是沒有未來的教會,地方上的缺乏希望總會能夠支持。
  44. 教會的福音事工應關注非基督徒家庭,不能關在教會裡面傳福音,沒有擴展出去。傳福音要深入社區、職場,運用科技活潑化,善用資源宣傳,在自身的朋友圈傳福音。教會同工要為慕道友祝福禱告、見證信仰,對於建立關係有不錯的效果。
  45. 鄉下教會若要活化,課輔班可讓社區家庭和教會互動良好。可透過旺得福俱樂部活動讓松年留在教會,產生信任,接下來造就靈命,相信可以讓非基督徒成為教會會友。
  46. 教會要關懷,透過陪伴、陪讀聖經、向上帝祈求,致力成為向下移動的教會,讓人以教會為家。
  47. 呼籲會友就近聚會和服事,避免各教會會友數差距甚大,影響教會一起發展的能量。就近委身在教會,才能讓各教會有更好發展。
  48. 教會應注意外教派巨型教會的宣教策略常會吸引都市原住民教會會友。
  49. 建議大型教會聘請兒童、青少年牧區牧師,小型教會可以彼此連結辦活動。
  50. 教會可以藉著課輔班再發展,中會要協助各小型教會時常聚集、互相激勵。
  51. 教會要重視門徒訓練,才會帶來人數的改變、信仰的更新。

檔案下載:
2021年年度宣教座談會彙整 上.pdf

資料提供單位: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